Hardware
2023 年 5 月 1 日
Beyerdynamic DT 900 pro X review

在 DT 700 pro X 和 DT 900 pro X 二选一这件事情上纠结了足足有两个月,因为工作繁忙和二线城市的原因,一直没机会去临店试听。本想在甲苯的淘宝商店做邮寄试听,被其中的两条差评记录弄得心烦意乱。最终,在搜集查看了大量的对比评测和云试听后,决定大胆盲狙一手,直接下单 DT 900 pro X。
而经过半个多月以来的深度使用,综合各方面考量,推荐指数:⭐️⭐️⭐️⭐️⭐️。
以下是详细的评测:
关于 700 和 900 的选择
大部分烧友可能跟我有着同样的困惑,即 700 和 900 怎么选。盲狙时这两种想法斗争了很久,但其实非常好选:喜欢安静或者对隔音有要求,选 700;对隔音没有明显的需求或者单纯喜欢开放式耳机的声音,选 900。且网上普遍评价 900 更好听一些。
总体来说,700 和 900 差距并不明显,两者都是新款旗舰耳机,阻抗都是 48 欧姆,声音上会略微有区别,毕竟封闭式耳机和开放式耳机有着本质区别。700 身为封闭式耳机,所能捕捉到的细节会更好(毕竟隔音),以及声音没有发散的情况下,会更有浑厚的力量感(或者更闷?)。而 900 则声场更佳,音色偏暖。
由于手上没有 700,这里就不云发表更多的意见,还是继续说 900。
外观
拜亚动力作为德国的老牌音频设备品牌,DT 900 pro X 就继承了人们对「德国」的传统印象:即工业化的硬朗,且带有一种冷式的美感

我个人非常喜欢这样的设计,简约的线条给人以可靠、专业的感觉,头梁上层采用了磨砂的材质,logo 做了亮面的黑色,下层用皮革包裹着海绵做了缓冲,算是常规处理。整体给人的第一感觉是:大、耐看、且轻。
佩戴感受
得益于缓冲海绵的高柔软度,以及两边羊毛绒面料材质的耳罩,无论是头顶还是左右耳朵都非常舒服,不会出现只戴了一小会就难受的情况。
头梁的设计弹性方面还算适中,不用担心耳机戴久了变得松松垮垮。不过对头大的朋友来说可能就难受了。
闷热程度上,因为是羊毛绒面料材质,好于很大一部分大耳的皮革材料,不会出现戴了一会耳朵就热得发红的现象。
硬件单元
-
参数概览
- 频率响应范围:5 Hz - 40 kHz
- 阻抗:48欧姆
- 灵敏度:114 分贝 SPL/V
- 最大承受功率:1000 毫瓦
- 连接器:3.5 毫米(1/8 英寸)立体声插头和6.35 毫米(1/4 英寸)立体声插头
- 电缆:3.0 米(9.8 英尺)卷线电缆和 1.5 米(4.9 英尺)直线电缆
- 耳罩:半开放式设计,羊毛绒面料材质
- 重量(不含电缆):約 342 克
大体的参数看不出什么区别,唯一值得一提的是 48 欧姆的阻抗,甚至可以尝试手机直推(称不上非常好听,但浪费)。
频响曲线

900 是监听耳机定位这一点从频响曲线上就很轻易的能够得出结论,曲线平直,没有做刻意的拉高或者拉低来营造出过于浮夸的调音。两款老型号 DT 770 和 DT 880,两者的某一个频段都是有问题的,比如 770 的经典毛病 —— 高音段稀碎,这在 900 上没有。
以及,传统监听耳机的“冷、刺、薄”,在 900 上也是没有的。如果硬要挑毛病,中频的曲线个人认为还可以再饱和一点,人声的密度可能会更高更好听。不过这样一来可能容易失真。
听感
-
声场
整体的声场已经足够好,两端宽广,声音的穿透力和感染力都十足。靠前端的声场如果能宽一点会更好更有立体效果。
-
三频
在频响曲线的时候已经说过了。中频的声音偏暖,这一点是很好的,非常耐听,属于越听越好听的类型。但人声的密度比预期稍微低了一点点,导致听的时候总有点感觉上不去的压抑。
低频和高频方面个人认为无可挑剔,没有过饱和,非常自然。
-
动态
前端加了 飞傲 K7,后端音乐 Apple Lossless 24-bit 44.1KHz ALAC。
这样的条件下可以说动态非常明显,但下潜部分比预期低了那么一点点,这跟前端的 K7 也有关系。
总结
这大概是一副 2K 档位价格内买了绝对不会后悔的耳机。
从刚开始听的时候没有森海塞尔那种抓耳的感觉,人声也不见得非常惊艳,仿佛白开水一般。但往往听着听着越听越有味道,后知后觉的好,算是我目前听过的最好听的监听耳机了。
以及,这是一副杂食性相当高的耳机:没有任何短板。无论是 ACG,流行,摇滚,还是古典音乐,都没有任何不足的地方可以挑剔。